开箱即用!交通行业信创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发布
时间:2025年9月24日
内容标签: 市场活动 交通
新闻来源:西部区域拓展部、行业拓展二部
2025年9月18日,第三届交通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讨会暨信创与网安专家组会议在重庆华商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 “数字·融合·创新” 为主题,由中国交通信息化·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中国公路》杂志社主办,中国公路学会、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指导;聚焦国家信创战略在交通领域的深化落地,探讨公路水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作为大会核心环节,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阿里云智能、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公院”)共同发布 PolarDB 信创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凭借“开箱即用、全栈适配”等核心优势,成为推动交通行业信创建设从 “试点验证” 迈向 “规模复制” 的关键突破,引发全国各省交通厅、高速集团及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
锚定行业痛点:信创建设亟需“降门槛、提效率”
当前,交通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根据交通运输部部署,全国约有1.1万个高速公路收费站面临信创改造,同时要满足“一张网”模式下高并发交易、数据实时处理、安全合规等核心需求。但传统信创改造过程,普遍面临 “选型难、适配繁、调优久” 的痛点 —— 硬件需兼容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多类产品,软件要适配收费系统、稽核平台、监控终端等异构业务,仅适配测试环节就需耗费3-4个月,严重影响改造进度;部分试点项目因软硬件协同不足,还出现过高峰期交易延迟超3秒、数据安全防护不达标等问题。
“交通行业信创不是 ‘凑齐国产部件’ ,而是要打造 ‘能用、好用、耐用’ 的一体化方案。” 作为国产CPU领军企业,飞腾始终聚焦交通场景的核心诉求,此次联合阿里云智能(数据库技术优势)、西公院(收费软件及行业落地经验)推出的 PolarDB 信创超融合收费系统数据库一体机,正是为解决“适配复杂、落地缓慢”的行业难题而来,旨在让信创改造从 “定制化攻坚” 变为 “标准化部署”。
三大核心优势:重新定义交通信创硬件标准
发布会上,西公院数字智能交通资深专家郭晓春现场分享了 PolarDB 信创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详解其三大核心优势,引发全场共鸣。
01 开箱即用,适配周期压缩90%
区别于传统信创方案“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分步选型、逐一适配的模式,PolarDB 一体机采用软硬一体化预集成设计 —— 硬件层面搭载飞腾腾云S5000C国产CPU,搭配国产 NVMe SSD 存储;软件层面预装麒麟V10操作系统、阿里PolarDB数据库及西公院自研的收费系统后台程序,出厂前已完成2000小时稳定性测试及23类收费外设(ETC天线、车牌识别相机、费显终端等)的兼容性适配等。
“拿到设备后,接上电源和网络,30分钟就能完成部署,直接对接收费站现有业务系统。” 郭晓春以西安绕城高速试点为例介绍,过去某收费站信创改造仅适配环节就用了45天,而采用该一体机后,从设备进场到正式运行仅用5天,适配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天级”,极大降低了行业应用门槛。
02 性能精准匹配,通行效率提升33%
针对高速公路 “中小站车道少、车流稳定”“大型站车道多、高峰拥堵” 的差异化需求,PolarDB 一体机提供轻量版、标准版两种型号,精准匹配不同场景:轻量版(64核飞腾CPU+1024GB内存)适配日均车流量5000辆以下的中小站,支持10条车道并行处理;标准版(192核飞腾CPU+1536GB内存)适配日均车流量1万辆以上的大站、集中式一带多收费站及路段中心,可支持30条车道数据协同处理,单节点每秒交易处理量达数千笔,较传统x86架构提升2.3倍。
西安绕城高速某双向6车道收费站的试点数据显示,使用标准版一体机后,高峰时段单车道每小时通行车辆从150辆提升至200辆,车辆通行等待时间缩短20秒/辆;收费差错率从1%降至0.1%,每年减少对账成本超60万元。
03安全合规+智能运维,数据安全零风险
作为交通行业关键基础设施,收费系统的数据安全直接关系到运营方和车主的核心利益。Polar DB 一体机从硬件到软件构建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硬件层面依托飞腾PSPA 2.0安全架构,实现外设隔离等;数据层面,存储数据自动生成3副本(本地2份+异地1份),RPO(恢复点目标)≤15分钟,RTO(恢复时间目标)≤1小时,完全符合等保三级标准;运维层面内置智能故障预警模块,硬件故障预判准确率95%,平均修复时间(MTTR)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2024年试点期间实现 “零数据泄露、零业务中断”。
“我们模拟过SQL注入、端口扫描等攻击,一体机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能100%拦截;即使出现极端硬件故障,也能秒级切换到备用节点,收费数据不会丢失,业务不会中断。”郭晓春补充道,该一体机还支持操作行为全程审计,所有运维指令可追溯180天,满足交通行业对数据安全的严苛要求。
行业价值凸显:从“试点样板”到“规模推广”
本次发布的 PolarDB 信创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不仅解决了当前交通信创建设的“痛点”,更契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需求,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 加速信创落地,助力政策窗口期兑现
交通行业作为信创 “2+8” 重点领域,时间紧、任务重。PolarDB 一体机的 “开箱即用” 特性,可将单个收费站的信创改造周期从4个月压缩至15天以内,按全国1.1万个收费站计算,可节省整体改造时间超2.5万天,帮助行业在政策窗口期内高效完成改造目标。目前,多省份已明确将该一体机纳入省级高速信创改造推荐方案,计划2026年实现500个站点部署。
02 降低综合成本,提升运营效益
从经济成本看,PolarDB 一体机的采购成本与同配置进口方案持平或略低,按5-8年设备全生命周期计算,年运维费用节省2-3万元/站;从效率成本看,智能运维模块使人工干预需求下降70%,某省级高速集团测算,采用该一体机后,年度运维人力成本减少400万元。
03 夯实数字化底座,支撑智慧交通拓展
除收费场景外,PolarDB一体机的超融合架构还可支撑路网事件检测、数字孪生智慧站点、智慧养护等延伸应用。例如,通过对接收费站视频监控数据,可实现异常停车、交通事故的实时识别(响应时间≤2秒,准确率≥95%);结合路面传感器数据,能自动生成养护工单,使养护作业效率提升50%。飞腾信息与阿里云智能、西公院已计划2026年推出 “一体机+AI智算小集群” 组合方案,进一步拓展边缘侧算力应用,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新兴场景提供信创算力支撑。
生态协同发力:共筑交通信创产业底座
“交通信创不是一家企业的 ‘独角戏’,而是全产业链的‘交响乐’。” 西公院总经理姬建刚表示,此次三方合作是 “芯片厂商+云厂商+行业伙伴” 协同模式的典型实践 —— 飞腾提供自主可控的硬件算力底座,阿里智能云输出数据库与云管理技术,西公院贡献收费软件、行业场景理解与应用适配能力,形成“技术-产品-落地”的闭环。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共建,三方还在会上宣布共同制定《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信创技术规范》,共享测试认证资源;同时,在已共建的 “交通信创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边缘侧AI算力优化、数据库国产化适配等关键技术,计划每年输出不少于5项行业标准,培育3-5个可复制的信创解决方案。
PolarDB 信创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的发布,标志着交通行业信创建设从 “技术验证” 进入 “规模化落地” 的新阶段。未来,随着信创技术与交通业务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公路交通行业 “数字化” 与信创融合,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